第三章 顾氏宗族文化——顾氏掌故

72阅读
0评论
0点赞

五、顾姓掌故

  昏酣避祸  八王之乱时,顾荣被齐王司马冏召为大司马主簿。大权在握的齐王冏整日沉湎酒色,行非法,顾荣深知齐王不能长久,为求避祸,只能终日酗酒佯醉,不理政务,并以情告诉友人冯熊。冯熊便对司马冏的长史葛靬说:“有顾荣为大司马主簿,是为了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人心。现在府中大事繁多,顾荣变样的酒客担任不合适。”葛靬说:“顾荣为江南有声望之士,轻易代替他也不合适。”冯熊说:“可以让他作中书侍郎,既使顾荣不失清显之位,也使大司马府有收用实才之效。”葛靬觉得有道理,便劝司马冏以顾荣为中书侍郎。

  顾荣割炙  炙,本义为烧烤,就是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熏烤引中为烤熟的肉食。八王之乱时,赵王伦篡位,其子司马虔为大将军,以顾荣为长史。有一天,在朋友为他举行的宴会上,顾荣发现烤肉的仆人一副饥肠辘辘、垂涎欲滴的样子,便立即放下碗筷,亲自割下自己的烤肉给那位仆人吃。同座的人都笑顾荣,但是他说:“哪有整天烤肉,却不知其中味道的人呢?”不久,赵王伦败亡,顾荣渡过长江逃难。每当顾荣遇到危急时,身旁就会出现一个人保护他。顾荣问他原因,发现对方就是从前接受赠食的那位仆人。

  松柏之姿,经霜犹茂  顾悦之为殷浩故吏,年纪轻,讲义气。其年龄与年轻的简文帝相同,但头上之发却过早地白了。有一次,简文帝问他为什么头发这么早就白了。顾悦之答道:“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意思是说,我的头发虽然早白,但却如经霜的松柏,有着不衰的风姿;有的人头发虽然没有白,但人品平庸,就像蒲柳,秋天刚一到来,即先枝叶凋零。蒲柳,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简文帝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

  渐入佳境  顾恺之爱吃甘蔗。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尾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头。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可以渐入佳境!”意思是:从不怎么甜的地方吃起,渐渐向甜的地方发展,最后吃到最甜的根部,感到最有味道。后人将“渐入佳境”作成语用,比喻境况或景致逐渐达到美妙,或兴味越来越浓。

  恺之画人  顾恺之每画人,常常先画躯体,最后才谨慎地画眼睛,有时竟至于数年不点目睛。有人问其原因,他说:“人的四体没有什么难画的,而人物的传神之笔,全在眼睛上。”他曾为裴楷画像,像成后在其脸颊上添三毛,观者顿觉神明殊胜。又曾为殷仲堪画像,殷仲堪因眼睛有毛病,恐怕画出来难堪,推辞不肯画。顾恺之说:“我画好你的双目,然后用白粉将那只瞎眼抹一笔,使之如轻云蔽月,画出来更美。”

  布帆无恙  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僚时,曾请假东还,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路遇大风,恺之写信给仲堪,在报告困顿情况后,接着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后遂以“布帆无恙”为旅途平安之典。李白有“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的诗句。

  计烧欠条  顾恺之家族和睦,很有家法,在家乡很有名望。他的三儿子顾绰家中富有,经常向外放贷,因此乡邻们很多人都欠了他的债。顾恺之多次奉劝顾绰不要这样做,但都收效甚微。后来,顾恺之做了家乡吴郡的太守。有一天,顾恺之心生一计,哄骗顾绰说:“我禁止你放债,是怕钱放出去了收不回来;如今我当了本地的父母官,我可以替你要债。不如这样,你把欠条统统交给我,由我去替你要债,他们一定不敢赖账。”顾绰一听当然很高兴,便从柜中拿出一大摞欠条交给了父亲。顾恺之一拿到欠条,便一把火将所有欠条烧得干干净净。他还放话给远近乡亲说,所有欠我家老三的钱都不用还了,我已将欠条全部烧掉了。顾绰懊丧至极却又无可奈何。

  宪之判牛  宋元徽年间(473-477),顾宪之为建康(今江苏南京)县令。当时有人偷了别人家的牛,被失主认出,然而盗牛者坚称牛是自己的,双方争执不下,就到官府告状。宪之听了二人的陈述后,便说:“不用多说,我已经知道了牛是谁家的了。”顾宪之命令二人将牛绳解开,放牛自行,结果牛径直跑向了主人家,盗牛者不得不为顾宪之的聪明叹服。

  棒打送礼  民间历来有“当官不打送礼的”一说。但历史上确有专打送礼之廉吏。中书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对贿赂者恨之入骨。有一次,他从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便给顾协送礼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其重打20 大板后赶了出去。那个门生被打得皮开肉绽还被赶出了大门,从此再也不敢给谁送礼了。顾协对人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顾协当中书通事舍人达16年,一尘不染,居一陋室,四壁徒空,除少许日用品外,别无余物。

  一不敌三  唐宣宗大中(847-859)年间,有日本王子来朝。王子围棋下得很好,号称日本第一,提出要和中国高手一决胜负。唐宣宗难拂远客之意,就命唐宫中的顶尖高手、棋待诏顾师言与日本王子一战。

  王子很高兴,拿出了极为名贵的棋盘“揪玉局”和棋子“冷暖玉”谨慎地摆下阵势。虽说是下棋,因为两人是代表着各自的国家,心情都很紧张,一时胜负难分。顾师言惟恐有负君命,有国威,每投一子,都要凝思良久,举棋时,手指已经汗滋滋的了。经过一番苦战,下至第 33 手顾师言终于把日本王子逼到了“瞪目缩臂,已伏不胜”的境地,从而大获全胜。王子偷偷问在旁的鸿胪(唐代外交官):“这对手为中国棋坛第几高手?”鸿胪故意说:“第三高手。”其实,顾师言为第一高手。

  王子更惊,对鸿胪说:“我想与中国第一高手过过招,行吗?”鸿胪说:“这可以,但是你只有胜了第三,才能迎第二,赢了第二才能战第一现在你连第三高手还未胜,怎能急躁求战于第一呢?”

  王子信以为真,长叹道:“'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的说法终于使我相信了!”

  不纳献女  明朝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县)之州官顾佐,仁厚正直一次,他听说城外江家饼店主人被诬告盗窃而入狱;顾佐知道江家是枉的,就代其申诉于官府,经调查后,江家因此得以归还清白。

  江家主人出狱后,为了报答顾佐仗义相救,便带着他17 岁的女儿到顾佐家答谢:“小民无以为报,愿以小女奉君为妾或为君照顾起居、洒扫整理。”顾佐没有接纳,知道江家经济拮据,就准备一些薄礼,送江女返回江家起初以为顾佐可能碍于颜面,故作推拒,于是再送、三送,顾佐始终坚持表示不会接受,并告诉江家:“人生天地间,应当为其所当为。我领朝廷俸禄,为百姓做事,此即是我当为者。提振纲常,方能挽回世道,去邪窒欲,才能清明人心:我一贯以清净自守,胸中于理法因果,确信不疑,我诚心帮你,别无企图。”

  隔了数年,顾佐任期届满,考试晋级,赴京城在韩侍郎的衙门任职,有天因事到侍郎府候见,侍郎外出,尚未归返。忽闻门下传报:“夫人到。”顾佐立即跪在门庭,低头不敢仰视,夫人说:“请起。您是太仓州的顾提控(官名)吗?我就是江家饼店的女儿,当年蒙您搭救我家,才能洗去不白之冤。后来家境窘困,父亲将我卖于商人;幸亏商人待我如女儿一样,又将我嫁于韩侍郎为偏房,之后扶为正房夫人。因为您昔日的正直所为,我才有今日之富贵。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您的大恩大德呢!我常因为不能报答您的恩德而遗憾,今日幸得老天相助,能遇着您,我定将此实情禀告韩侍郎。”

  韩侍郎归返府中,夫人即向他陈述事情之始末,侍郎说:“顾佐,仁义之君子!” 侍郎又将此事上禀君王,明孝宗赞叹顾佐:“训俗正德,不欺民女可以为民父母,可以作君股肱;清心寡欲,必为忠君爱国之良臣。”于是将顾佐擢升为刑部主事。

  幼年试对  顾鼎臣幼时聪明,常有妙语。一天,师出对为难他“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把鸟鸣声比喻成无孔之笛,确非一般,但顾鼎臣面无难色,不一会儿就对上了:“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将蝉声比喻为无弦的琴声,也别出心裁,因此塾师不禁十分惊奇。

  又有一次,他父亲出对考他:“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顾鼎臣立即对道:“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他父亲听了非常高兴。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发言...
发表评论
User
User
走进顾氏族谱的世界,您将深入了解顾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文章
63
动态
54
加入时间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