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传记——艺术界人物(顾恺之)

12阅读
0评论
0点赞

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今常州,晋时下辖无锡等地)无锡人。他的父亲顾悦之,曾经官居尚书左丞。   顾恺之年轻时就很有才华,曾经写了《筝赋》并自比之为嵇康之琴。东晋的权臣桓温很推崇他的才华,举荐他为大司马参军,私交深厚。桓温死后,顾恺之拜祭其墓,赋诗云“山崩溟海竭,鱼乌将何依”,并自述其悲哀为“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顾恺之生性诙谐,为人也随和,所以人缘很好。后来还做了大士族殷仲堪的参军,又有文采,一次由荆州返回,别人问他会稽山川风物,他出口答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若云兴霞蔚。”史书还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逸事。比如顾恺之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的是他总是先从尾部吃起,然后中段最后吃头,别人问其缘故,他回答说这叫“渐入佳境”。   顾恺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当时的大贵族也是后来淝水战役时候的宰相谢安非常推崇他的作品,认为是有史以来空前的佳作。顾恺之画画有个怪癖,画成以后,其中的人物往往都没有眼珠,这种样子可以保存多年。人问其故,他回答:“人的肢体完好无损,而真正传神的地方就在眼睛这里。”当事人甚至传言他喜爱一邻家女子,思慕不得而画其像,画得如此绝妙以至于当他因爱生恨时以刺棘扎那画像,女子竟然感觉得痛。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绘画艺术喜爱非同寻常。   顾恺之非常欣赏嵇康的四言诗,因此为他画像。常说“手挥五兹易,目送归鸿难”,意思是绘画讲究色彩尚且容易,但是要画出对象的动态神情就难了。他的绘画写实又不惟实,在为当时一些名人画像时他就常常充分发挥其想象,以求最好地表现人物的典型神态。比如为裴揩画像时,他在裴揩的脸颊上加了三根毛,令人观后觉得越发神似;画谢鲲则认为此人酷爱游山玩水,应该画在山水画里。他还想画殷仲堪,但是殷仲堪眼睛有残疾,所以不愿意被画,顾恺之告诉他无妨,眼睛虽是神情关键,但是如果运用飞白技法,就可以使你的眼睛看上去就像轻云遮日,别有意韵。殷仲堪终于被说动了。地位显赫的桓玄为得到他的作品竟然闹出了偷画的笑谈。有一年,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里要修建一座寺庙,住持和尚靠化缘募集不到资金。顾恺之就提出要在一面粉刷好的墙上画一幅佛教著名居士维摩诘的画像,以便向前来观看作画者征集捐款。消息传出,于是人山人海,把寺院挤得水泄不通。最后,顾恺之为维摩诘画像点上眼珠的时候,画上的人物顿时就像活了,观众都赞不绝口。建寺庙需要的资金也就水到渠成了。   顾恺之生性率真痴顽。义熙初年(公元405年),顾恺之官居散骑常侍。一次,与谢瞻等人省夜于月下,吟诗酬对十分快乐。顾恺之乐不知倦,谢瞻却困倦难支,悄悄地找人代替自己,自己却溜走睡了。可是恺之却竟然没有发现,通宵达旦直至天明。顾恺之性情天真,还有沉迷小法术的癖好,一旦听说,就务必搞到手才罢休。桓玄就因此戏弄他,一次送了一片树叶给他,这非比寻常,是知了躲藏的树叶,谁要是得到了它,就可以有障目的效果。顾恺之拿其叶子,桓玄故意装作果然看不见他了,于是他就信以为真、喜不自禁,从此将这片叶子视为宝物珍惜异常。   顾恺之在桓温府中供职时曾经自述,“顾恺之身体里痴黠各半,两厢中和正好持平”。因此时人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其实这哪里是痴,分明是艺术家最可宝贵的率真好奇之心,也正因如此,顾恺之的画才能够保持创新进取,取得绝代成就。   顾恺之在62岁时去世。他所著文集及《启蒙记》在他身后流传很广,其绘画更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杰作。顾恺之一生作品很多,题材涉及了历史典故、神佛、人物、花鸟、山水等。唐代《贞观公私画史》一书共收录其中的17件,《历代名画记》中收录29件,共37幅。可见,在唐代顾恺之的作品就不多,到现在就更为鲜见,除去那些凭空生造的伪迹,尚存若干后世临摹的古摹本,著名的有传为其作品的《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和《列女仁智图》卷,经专家鉴定也只是唐、宋人的摹本,但确因画上忠实地保留了六朝画风的遗意。它们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卷轴画。   顾恺之不仅画得好,还具有深厚的绘画理论素养,先后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等。顾恺之作画笔意周密,后人因此就把他的风格称作“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从存世的摹本和文献资料看,顾恺之的绘画创作和理论对中国绘画发展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于写实的手法,顾恺之主张写生时必须“定远近,以瞩其对(实物)”;二是注重传神,追求作品精神世界与超凡境界,唐代张怀对此评论道:“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三是在表现技法方面的创新与示范,以《女史箴图》卷为例,顾恺之采用了书画相间的方式及以墨线为主,以劲健匀称的线条构成人和物的笔法,配以轻淡色彩的手法,使画面显得严肃幽静。因此,顾恺之提倡并实践的形神兼备,尤其注重传神的原则,以及“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心法,在中国绘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发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