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传记——军界人物(顾 琛)

16阅读
0评论
0点赞

顾 琛

  顾 琛(390-475) 字弘玮。谨慎朴实,不尚浮华,步入仕途是从州从事、驸马都尉、奉朝请开始的。南朝宋少帝景平(423-424)中,太皇太后驾崩,历任大匠丞、彭城王义康右军骠骑参军、晋陵令、司徒参军、尚书库部郎、吴郡中正等职。元嘉七年(430年),宋太祖派遣他到彦之经略河南,在与北魏军队交战中失败,这次损失是相当惨重的,武库为之一空。后来在宋太祖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有前来归服的外人在座,高祖问顾琛:“武库中还有多少武器?”顾琛机智回答道:“武库中还有十万兵器。”在过去武库内兵器的数量是机密,是不轻易向外透露的,再说武库中空虚顾和是非常清楚的,高祖话一出口便觉失言了,好在顾琛的回答没有使高祖难堪。   元嘉十五年,顾琛出为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深得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的器重。元嘉十九年,朝廷派其出任东阳太守,以防备刘义康的造反,但遭到了顾琛的拒绝,后被罢官多年。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焘征集60万大军南下,已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声言要渡过长江,建康(刘宋建都所在)震动。就在此危急关头,顾琛被任命为建威将军、东海王祎冠军司马、行会稽郡事。竟陵王刘诞代祎,顾琛又做了刘诞的安东司马。刘邵杀父自立为帝,是为孝武帝,分会稽五郡置会稽州,以刘诞为刺史,顾琛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加五品将军。不久,调任吴兴(今浙江湖洲)太守。孝建元年(454年),被任命为五兵尚书。未及上任,再迁为宁朔将军、吴郡太守。因为镇乱有功,封永新县五等侯。大明元年(457年),在处置被弹劾官员问题上与朝廷意见分歧,而被孝武帝罢免了官职。   大明三年(459年),孝武帝诬告宋竟陵王刘诞谋反,不得已刘诞占据广陵(今江苏扬州)举兵反叛。顾琛曾为竟陵王的臣僚,刘诞一向对其不薄,便派人给顾琛送来了任命书,任命顾琛为征南将军,琛子前尚书郎顾宝素为咨议参军,顾宝素弟前司空参军顾宝先为从事中郎。谁知顾琛杀了送信专使,并派两个儿子将其首级献给了孝武帝,启奏说:“刘诞居心叵测,欲反叛朝廷,这是天下人都坚决反对的事,我作为国家的老臣,对此作法更是义愤填膺。今天我已将刘诞使者的首级送往京师,也算是对国家厚恩的报答。我家老母年事已高,需要侍养,因此只好派我的两个儿子宝素、宝先去面见帝王。”顾琛的所作所为是孝武帝万万没有想到的。在此之前,孝武帝本以为顾琛与刘诞平时交情甚好,会跟刘诞一起违抗朝廷,为此,孝武帝也做好了准备,一旦顾琛举事,就命吴郡太守王昙生杀掉顾琛父子。接到顾琛的奏报和献上的叛军首级后,大为高兴,拜顾琛为西阳王子尚抚军司马、吴兴太守。   大明四年,顾琛因所在的吴兴郡发生剪钱、私自铸钱事件,再次被免官。大明六年,朝廷再次起用顾琛为大司农、都官尚书、新安王子鸾北中郎司马、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抚军司马。   永光元年(465年),前废帝即位,顾琛复为吴郡太守。太宗泰始(465-471)初,发生了以晋安王刘子勋为首的四方同反局面,顾琛也参与其中,最终明帝平定了叛乱。顾琛携老母跑到会稽避难。但儿子顾宝素却在战乱中失散,自杀身亡。不久,老母去世,顾琛守丧在家。服丧期满,顾琛被任命为员外常侍、中散大夫。后废帝元徽三年(475年),顾琛死于任上。其子顾宝先大明(457~464年)中为尚书水部郎。   南朝梁时,顾和七世孙顾协官至步兵校尉。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发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