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传记——政治人物(顾 清)
72阅读
0评论
0点赞
顾 清
顾 清,字士廉,松江华亭(今上海郊县)人。弘治五年(公元 1492年)顾清参加乡试取得了第一。次年,顾清又考取了进士,改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与同僚毛澄、罗钦顺、汪俊等人相互以名节勉励,被朝廷任命为侍读,伴随太子读书。
正德初年,宦官刘瑾掌握了朝政,张文冕是刘的主要谋士,其他攀附他的人也都得到了荣华富贵。但是顾清与他们绝无往来,因此刘瑾就怀恨在心。后来,因为顾清在摘抄文献时的一点小错误,就受到了打击报复刘瑾等人又以翰林们对政务不了解为名,将顾清外放,顾清任有名无实的南京兵部员外郎。正巧,顾清父亲去世,按惯例必须回家守孝,因此就没有赴任。
后来,刘瑾一伙为非作歹的事迹败露,朝廷将他们正法了。顾清就官复原职,并升为侍读学士掌院事,不久又改任少詹事,晋升礼部右侍郎,当时毛澄已经当了礼部尚书,顾清协助他工作,先后向朝廷进献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明世宗继位后,顾清被御史李献所弹劾,罢职还乡。
顾清学问端正言行谨严,对于升官发财不以为意。在家闲居时,请托的前后相继,顾清一概不予理睬,让仆人回绝说“已经睡下,不见客”。嘉靖六年,朝廷下诏举荐为人老成可以入阁的官员,就想到了顾清,任命他出任南京礼部右侍郎。顾清立即上奏说:“锦衣卫的侍卫,在祖宗一朝若不是机密就绝不派遣:到了正德年间,锦衣卫人员四出,各地受到骚扰,这是陛下亲见的。但是最近听说朝廷派锦衣卫千户勘察扬州高瀹争夺私财的案子,侍卫们竟然囚禁当事人的女眷,加以折。我请求朝廷从今以后不要再派遣锦衣卫干预地方行使职权,而将案子移交司法机构。”皇帝就接受了他的建议,使地方百姓免除了锦衣卫的祸害。
顾清后来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涯,就辞职还乡。行至道上,就因病去世了。朝廷追赠其谥号为文僖。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发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