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传记——军界人物(顾谭)

10阅读
0评论
0点赞

顾 谭

  顾 谭(203-244) 字子默,年轻时与诸葛恪等4人同为太子孙登的幕僚和朋友,由中庶子升任辅正都尉。陆机为顾谭的做传称:孙登被册立为太子之后,孙权为了训诫、教导太子,挑选文才俊秀的人给太子讲学,汇集当时天下的名流。太傅(掌教导太子,秩中二千石)诸葛恪等人以雄奇的才略而超群,顾谭则以清新的智识而无与伦比,所以独受推崇。人们都认为太尉(三公之一,掌四方兵事,秩万石)范慎、谢景、羊徽等人的名声很大,其实才华都在顾谭之下。赤乌(238-250)中期,顾谭接替诸葛恪出任左节度,不久兼领奉车都尉。薛综任选曹尚书时,认为顾谭的才智人品都在自己之上,坚持要把职务让给顾谭,他说:“顾谭精细周密,能够贯通道义使之达到细微之处,才华出众,品德高尚,这些都是我所比不上的。”孙权接受了薛综的建议,让顾谭做了选曹尚书。不久他的祖父顾雍去世,数月之后升任太常(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秩中二千石),并接替顾雍兼管尚书令的事务。   顾谭性情儒雅高傲,从不掩饰自己的见解和喜怒,因此而招来别人的怨恨。当时孙权第四子鲁王孙霸很受宠爱,几乎可以和太子孙和(孙权第三子,孙登死后被立为太子)相抗衡。顾谭于是上书说:“我听说统治天下的帝王,必须明确嫡庶的次序,区分尊贵和卑贱的礼数,使上下有所差别,使等级不可逾越。如此可以增进骨肉之间的情谊,断绝非分的企望。当年西汉贾谊(汉文帝刘恒时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等职,著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有名的政论文章)在论述治安计策、诸侯兴亡大势时认为:如果诸侯的权势过重,即使和帝王是亲骨肉也会骨肉相残;诸侯的权势轻了,虽然和帝王关系疏远也能促使封祚。当年淮南王刘长是汉文帝刘恒的亲弟弟,也难免因为谋反的罪名而失去封国;吴芮虽是异姓诸侯,但因为他职位较轻,且对汉朝恭敬从事而不敢有野心,却能世袭长沙王的侯爵。汉文帝刘恒宠爱慎夫人的座位,让她与皇后同坐一席,大臣袁盎撤去了慎夫人的座位。刘恒很生气,等到袁盎述说了上下尊卑的礼节,讲述了人彘(汉高祖刘邦最宠爱戚夫人,生前娇纵她,使其地位凌驾于吕后之上,吕后非常嫉恨。刘邦死后,皇后吕雉砍掉了戚夫人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里,让她辗转哀号,称为“人彘”)的教训后,刘恒才转怒为喜,慎夫人也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今天我所要说的,不是偏向哪一方,实在是想既安抚太子又对鲁王有好处啊。”尽管顾谭公正严明,大义凛然,但是却得罪了鲁王孙霸。   长公主丈夫、卫将军(位次于车骑将军,掌京师屯卫,四夷屯警,秩比二千石)全琮之子全寄,是鲁王孙霸的幕僚,平素为人邪恶奸诈,顾谭很厌恶他。在此之前,顾谭的弟弟顾承和张休一起北伐奉春县(今安徽寿县),全综当时是大都督,正与魏国大将王凌在芍陂作战,打了败仗,魏军乘胜歼灭了五营将秦晃的军队,张休、顾承奋力击杀,才止住了魏军的攻势。当时全琮的儿子全绪、全端也在军中为将,趁机发起攻击,将魏军打退。事后论功行赏,众将认为顾谭、张休止住敌军攻势的功劳大,而全绪、全端打退敌军的功劳次之。于是张休、顾承都被封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仅仅被封为副将。全琮父子因此更加忌恨顾谭,一起图谋陷害他。   全琮父子上书诬陷说芍陂战役时典军陈恂用欺骗手段增加张休、顾承的功劳,是因为张休、顾承与之串通的缘故。张休触犯刑律被关进监狱,孙权由于喜爱顾谭,对他和顾承的处理迟疑不决,暗示顾谭主动论罪就可以宽大处理。谁知生性耿直的顾谭不但不认错,反而说:“陛下,我怕谗言从此兴盛呀?”孙权无奈只好将顾谭流放交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当时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   顾谭在流放交州期间,发愤著述,写下了《新言》20篇,其中的《知难篇》大概是为抒发自己的悲伤之情而作的。在流放交州的次年,顾谭离开了人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其《顾子新语》12卷,惜已不存。

评论(0)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发言...
发表评论